跳到主要内容

心态与方法上的准备

前面章节在一个相对抽象的角度,介绍了当前大学校园学习的理想状态与现实需要面对的问题。这里也综合理想与现实,讨论一下进入计算机领域,在心态和方法上可以做的准备。

其中的核心在于,保持对理性、科学的虔诚,以及对真理的不懈追求

具体来说,主要是以下几点:

  1. 适应独立面对的状态
  2. 对未知始终保持信心
  3. 英文环境的适应
  4. 大量阅读与思考
  5. 信息素养的提升
  6. 学习方法与策略转变
  7. 时间管理与项目管理
  8. 目标寻找与自由探索
  9. 总结、沉淀、交流

接下来也分别就这些话题展开说说,相信足够你研究好一段时间了。

1. 适应独立面对的状态

学习与成长是每个人独立的课题,这个过程无法被其他人所替代。社会并不是理想的小滑块,作为个体,常常需要面对一些不尽人意的事,没有任何人有义务和能力去为你化解这些事情,帮你背负成长的责任。由此来看,发挥自身的主动性,独立面对自己的人生课题,也成为了你在当下的唯一选择。

也如这一系列文章的开头所言,现实升学导向的压力之下,为争夺有限的教育资源,家庭层面其实强行接管了部分原本属于你自身的成长的责任,灌输了许多可能你当时并没有太多体会的既定结论,从而导致你自身的思考或多或少有些脱节。在高考尘埃落定后的一点当务之急也是,如何从过往的被动灌输过渡到自我主导的状态。

步入大学乃至社会,伴随着各种各样的不同声音,你需要有自己的思考去面对它们。由此,在日常生活中,给自己留一些专注与思考的空间,把握好自我探索与外界压力的平衡,也是一件重要的事情。

当然,独立面对并不代表独来独往,它更多关注的是发挥你自身的主观能动。大学中许多活动、学习和交流,同样需要和身边人互帮互助实现。

2. 对未知始终保持信心

把握当下自我,开始独立面对的探索的开始,你可能发现,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如视频播放一般的进度条一般存在固定的轨道。面对一些新的术语,有时很容易陷入一种对于未知的恐惧中,诸如“这个好难啊,我肯定不懂”之类的念头,严重情况下这样的念头可能会让人持续停滞不前。

这样的恐惧感实际是正常现象,上手一个新的领域,常常伴随一段自信心逐渐崩塌,然后逐步重建的过程。类似网友 误传的“邓宁·克鲁格效应”曲线 的模型。

这个过程存在有一个比较大的卡点,来自于个人身份认同层面的阻碍,也是我在 现实主义的大学 提到的,大学的品牌标签会给人带来一点身份认同感。当一个人因为身份缘故,陷入不认可自身能力,乃至于自信心和信念也很难建立的状态,很难说再去推进一个认知积累的过程,容易陷入一个停滞不前的状态。

老舍的《四世同堂》中有一段话:

生在某一种文化中的人,未必知道那个文化是什么,像水中的鱼似的,他不能跳出水外去看清楚那是什么水。假若他自己不能完全客观的去了解自己的文化,那能够客观的来观察的旁人,又因为生活在这种文化以外,就极难咂摸到它的滋味,而往往因一点胭脂,断定他美,或几个麻斑而断定他丑。

好与不好,并没有什么下意识反应的原则可以判断,但恰恰常常因为这种下意识的恐惧断定的结论,而让我们拒绝了许多东西,否认了人生更多的可能性。小学时我们便学过“小马过河”的故事,可惜的是,到了大学,我们许多人仍然还继续犯着类似的妄自菲薄的错误。

另外一点阻碍是 Peer Pressure 带来的影响。Peer Pressure 主要指的是处境相似的同路人的突出表现,给自己带来的焦虑感,当人的自我意识还不太强时候,容易产生一种“不配得”的感觉,更加深了自己对未知的恐惧。过往我们在中小学习惯了排名与比较,思维惯性下也容易让我们掉进这个误区,但其实 Peer Pressure 不过一种幻象,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时区,他人如何其实不用太在意,把目光放在自己身上就好。

回归到最本源的学习过程,其实也是在脑海里构建出对应知识网络的过程。没搞懂一个东西,仅仅只是这方面的知识还未反映至你的大脑中而已,并不需要去惧怕。对未知存在恐惧是人的本能,消除这种恐惧的最好办法便是 —— 增加信息量,既然不懂,那就多去行动和了解,时间自会给你答案。

对于这个过程,需要的也正是坚持、专注和深入,如身处水底下的冰山,集中力量突破到水面,迎来柳暗花明的一刻。当你经历过几轮这样的突破过程,对自己的“柳暗花明时刻”有所感知,形成习惯。慢慢地你面对新事物,能够比较好克服下意识的恐惧感的时候,说明你的信心已经建立起来了。有了一个正反馈的循环,创造新的反馈循环也会越来越快,学习之路也会越来越顺畅。

关于这个话题的更多信息,在 @Bintou 老师的帖子 “你是否需要做学霸?” 也有详细的讨论。

3. 英文环境的适应

英语在计算机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计算机发源于美国,编程语言源自于英文,最基础的语言和字符也在 ASCII 码表之中定义。在计算机领域有所沉淀的东西,某些细分方向更好的教材,课程,技术会议,演讲,开山鼻祖前辈的个人网站等,基本都是以英文的形式存在。

不得不承认的是,中文世界的计算机资料是落后较多的,很多第一手资料只提供了英文版。克服了英语这一关,你才好接触到这个世界上最好的资料,更好地看英文教材,听英文专业课,以及进行国际化的交流。

当然,英语并不是什么非常恐怖的东西,作为交流的工具,最最重要的目的是尽快发挥其交流的作用,而非去研究茴香豆的n种写法,国内学习英语的难度,也正是因为关注点偏离了语言的本来用途。通常来说,对于计算机学习,有初高中词汇量基础已经足够,再借助翻译工具(尤其是 AI 与大模型技术加成下更准确的翻译),理论上在书面上使用英文的阅读和表达已经不存在什么行动上的障碍了,大胆地耐住性子冲就好。

过去基于语法和考试的目标的英语学习,给大家留下不小的阴影,面对这样的阴影,推荐贺老师的这篇文章:

回到大学生英语学习的话题上。说学英语没有用的人,我不想再浪费热情写些什么了。身处在这个发展最为迅速、交流最为广泛、国际化最为迫切的重要学科与行业,如果还在这么认为,也算是“无畏”的勇士了。在编程中声称看不懂英文错误提示的同学,我和他一起看时,很多人惊奇地发现,原来耐住性子是可以看懂的。遇到不认识的词,蒙一蒙,基本靠谱;有些词,用在线词典查一下,意思很明确;省事的办法,直接用搜索引擎搜,错误的解释是能对应上的。原来看不懂的原因非常简单,是没有看!没有看的原因不是看不懂,而只是觉得看不懂!潜意识中有个名叫“看不懂”的小人,就这样吓唬住了十八、九的大姑娘、小伙子!

4. 大量阅读与思考

深圳宝安中心区图书馆一角的墙上,有这么一段话:

前半句来自梁文道先生的 《我读》,原话是这么说的:

读书到了最后,是为了让我们更宽容地去理解这个世界有多复杂。 世界有多复杂,书就有多复杂,人有多少种,书就有多少种。

大学阶段也是个人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想要理解这个世界,由于自身的渺小,大部分地方其实无法完全靠自己去丈量。通过书籍背后其他人的经验和视角去观察,某种意义上,也是我们理解世界的一个必经之路。

胡适有一句话:为学当如金字塔,要能广大要能高。 我们每个人对世界的认知也像是一个独立的金字塔一般,有一个大体的把握,也有塔尖的那一个独特部分。要想把握金字塔底部对世界的基本的认知、并从中寻找属于自己的塔尖部分,是离不开阅读的。

上面聊到的是“为什么读”,“读什么” 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话题。现代社会的媒介形式多样,阅读的形式也不仅限于书本,高质量的文章、视频、电影、播客、游戏等,也是我们观察世界的一个窗口,但相比于书籍的沉淀属性,其他媒介可能需要作更多的筛选与过滤;在内容上,除了计算机方面的书籍,社科、文化艺术、哲学、以及其他各种学科的内容,也是值得关注的。

最后一个话题是 “怎么读”,偏向消遣性的小说等作品就不多说了,这里侧重于一个给自身带来认知提升的知识性的阅读。在这种场景下更强调的是一种批判性的思考,在 理想的大学世界 提到的波普尔的证伪主义视角,若要对某段信息建立信任,进入个人可依赖的知识体系,我们需要对其保留一个反复批判检验的空间,在持续不断的阅读与输入之间更新完善。

5. 信息素养的提升

理想的大学世界 有提到,人类知识的庞大网络,并非你我在有限人生中可以穷尽,生而有涯,我们也需要一个筛选的过程,也如《红楼梦》的依据“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接受自己在很多方面仍然无知的事实,放下穷尽所有的执念与焦虑,做好手上的事情,自己一点点成长起来就足够。这一点也如胡适所言:“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但在如今互联网蓬勃发展,四处充斥着各种各样良莠不齐的信息,很多时候你很难判断舀起来的那一瓢是否值得安心地好好饮下去,为此额外花上不小的时间成本。这时尤其需要获取信息、筛选有效利用信息的能力。这样的能力,也被前人命名为“信息素养 (Information Literacy)”。

信息素养本应是一项从小到大应当培养的基本能力,对标的是中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然而现状是,小学到高中的《信息技术》课程,在很多学校常常会因为一些缘故被换成自习或文化课,进一步而言,又有多少同学掌握了这门课程本该传达的技能?(参考: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出路在哪里? - 知乎)甚至大学对标的培养信息技术老师的专业,给人的感觉也总是“在学校打杂”,连老师和同学也是如此认为,就让人很难感受到这样的气息和使命感的所在。

在大学,在学术界,特别是计算机类的专业,我们尤其需要重视这项能力的提升。我们的编程生涯中,可能会遇到大大小小的各种问题,但其实有许多的前辈已经踩过你现在正在踩的坑,并留下了记录。这些记录正分散在图书馆和互联网的各个角落。如何快速准确地找到它们,这样的意识和技巧综合起来,也是信息素养所关注的一部分。

信息素养的普及,也是大学图书馆的一个职能所在,它们通常也会开设相应的通识课程,介绍论文数据库的使用、以及网络资源如何检索的技巧。如华南师大图书馆的《信息检索与利用》、武汉大学黄如花老师的MOOC课程《信息检索》

对于计算机领域,许多资料来自于 Web,会有大量的依赖搜索引擎的场景,常见的搜索技巧也需要关注和掌握(提取信息关键字,使用搜索引擎的引号、排除与必选关键字、site: 站内搜索等等)。对于获取到的信息,与读书类似,需要带着批判性的思考去筛选和接受。

6. 学习方法与策略转变

如我最早在 当下校园学习现状 提到的,每个独立的个体,学习和成长属于自己的事情,从小到大伴随一个从被动灌输,过渡到主动去完成信息输入的过程。这也是教育学领域近年来流行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的核心思想所在,也是几十年来教学改革的一个潮流与目标。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下,学习的过程需要从教师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教师从一个「主导者」转向一个「支持者」的角色,用传统的话来说就是“因材施教”。大体来看,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一个认知体系,这个体系是没法被标准化的某些教学过程给覆盖的。这时就需要需要学习者主动地去发现自己缺少什么,然后逐步向外构建和完善,慢慢连接上人类共通的知识网络,并在其中找到自己的落脚之处,乃至于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会有所局限,因材施教的成本非常高昂,宏观来看有相当素质的老师也同样非常地缺乏,大部分时候只是少数幸运儿才有这样的机会。

虽说现实骨感,但宏观视角上这种骨感主要来自统计意义上的概率问题,在微观的视角个体还是会有很多方法去让自己靠近这样的理想状态。这一切的基础,也在于自身的独立面对,并有足够的积极主动。因此,当下学习最紧要的目标也是,让学习真正走向一个自我驱动、自己为自己的学习负责的状态,逐渐摆脱对老师的依赖,只把老师视为信息输入的一个维度,以及作为过来人的方向指引角色。

有了一份主动和意识,在方法层面有什么可以提升的方向呢?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我只能列一些参考的维度,至于具体的为什么和如何操作,每一点展开都可能是长篇大论,这里就简单提一嘴,有兴趣你可以自己再收集相关的资料:

  1. 保持思考:参考 DIKW 模型,习得新的知识,需要经历一个从数据到信息到知识到智慧的思考与转化的过程,学习材料有多少个 G、一本书有多少页纸其实都无所谓,关键的是你在阅读中沉浸思考的时间有多少。
  2. 保持专注:自移动互联网流行开始,人们在一件事情上保持专注的能力也正持续下降,碎片信息爆炸的刺激下,学习的干扰因素比以前多了很多,比如短视频,网上各种各样的图文帖子等。缺少专注,意味着难以进入一个深度思考状态,阻碍着个人的发展进步。面对这样的现状,也对应要求我们有意识地保持应有的专注,对应学习任务的执行,需要明确的目标感,可以坚持下来达成一些突破。
  3. 注重预习:大学的课程尤其是理工科,会涉及到许多相对较抽象的概念,也常常是一个概念依赖另一个概念、彼此环环相扣的状态。概念的熟悉,需要一段思考的时间,若不提前预习,在课堂上就很容易产生脱节。提前预习,可以让你对待学习的内容有初步了解,再在课上触发回忆,相比于完全依赖课堂上被动接受信息,这样会有更好的效果。
  4. 注重深度:考虑到个体的有限性,我们无法穷尽世间所有的事物,但可以在一个方向专注下来、往深度挖掘。就如登山时的高度和视野的关系:“站得高,望得远”;达到一定的深度,日后有新的领域学习的需要,从零开始迁移也不是难事儿。若总在浅层次反复横跳,容易走马观花、浅尝辄止,反而损耗原本不多的学习精力。
  5. 注重分享:这一点也类似人们常说的 费曼学习法,通过向不懂的人解释一件事物来推动学习。迫使自己去真正弄懂一个东西,可以让你在一个从零到一的视角,为自身的知识结构查漏补缺。

关于学习的更多策略和方法,你还可以参考 芭芭拉·奥克利 教授的 Learning How To Learn 课程,它从一个非常贴近生活的视角,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大家介绍了许多很实用的心理学知识,以及衍生出的一些方法技巧,如番茄工作法、组块理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记忆宫殿法等等等等。(具体可以看 这里

7. 时间管理与项目管理

一个人专注的时间是有限的,如何把有限的时间花在合适的刀刃上,完成想要完成的事情,这也是时间管理和项目管理所关注的话题,这对我们每个人而言,都非常重要。

在中小学阶段,大家其实没有太关注这一点,更多时候是学校在辅助规划学生的日常作息,于个体而言,是在一个被动依赖的状态。来到大学,没有了外力的制约,但这样的惯性也在持续,具体表现类似卡 DDL 交作业、期末前一周甚至一晚突击预习的情况,效果也不尽人意。

由此,来到大学,在个人视角建立起自我时间、项目管理的能力,变得十分有必要。

时间管理

关于时间管理,下意识会想到类似课程作息安排那种“事无巨细”的时间划分,但真正执行下来你可能会发现,其实很难让每个任务的耗时都如预想那样发生,这是常见的误区之一。我们的关注点更多应该在 “任务管理” 上来,以任务为单位去投入时间,而非某段时间为单位去切割任务。

若你尝试去记录自己一天究竟干了些什么,你可能会发现,一天中能执行的任务量其实是有限的,由此需要有所取舍。至于如何取舍,可以参考史蒂芬·科维的「四象限法则」,按重要性紧急程度来划分,大致会有四个象限,以及对应的做法:

  1. 重要且紧急:马上去做
  2. 重要不紧急:制定计划做
  3. 不重要但紧急:授权别人去做
  4. 不重要也不紧急:不做

同一件事,在不同人的视角重要性也不同,取决于这件事情是否符合对方当下的一个关键目标。当目标足够明确,事情的优先级和紧急度就能很容易划分出来,最关键的也是去做那些对你而言重要的事,不重要的都可以舍弃。

个人日常最需要关注的,也是重要不紧急的事情。紧急情况的出现,通常也是因为平常未顾及到那些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对应的风险导致的。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在不推进的情况下,随着时间流逝,有可能会转变为重要紧急的事情(例如临近 DDL 和期末赶作业)。当你平常把事情方方面面都一步步做好,紧急情况也会少很多,整个人的状态也会更从容不少,不至于时刻在被迫救火。

项目管理

时间管理的视角,只是在关注在任务执行的层面。如何达成一个目标,其中有哪些任务需要完成,又应该如何完成,完成过程中遇到问题如何应对,是项目管理所关注的话题。

何为项目管理?“项目”(英文为 Project)是在限定的时间、资源投入下,为了完成某个目标的一次性努力。上一门课、完成一项作业、读一本书、各种各样的考试、乃至于去一个地方旅行,都属于项目的范畴。项目管理,也是在处理项目推进过程中涉及到的方方面面的技巧。

项目推进的关键,是需要明确行动方案,通常一个项目目标会比较大,我们一口没法吃成胖子,需要将大的目标拆分成力所能及的小任务去执行。这样的行动方案需要关注整个项目涉及到的任务,预估这些任务可能需要的人员、时间、物料等其他资源的投入。从而形成一个大致的任务计划、排期,接下来再按这样的任务计划去尝试执行。

项目的实际执行,会伴随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我们在执行项目计划时也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识别到导致目标可能无法达成的风险,并对计划对应做调整和优化,以保证项目目标的达成。

这里只是简单地介绍一下,项目管理本身也是管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其中有许多的门道,有兴趣可以关注和研究。在计算机学习的视角,我们只需关注一些用得上的关键概念就好。

切入行动

有了自身的时间管理、项目管理的意识以后,你在学校的学习除了按部就班上课以外,也有了许多可以额外操作的空间。

学校开设的课程本身也是一类项目,目标主要在于获取这一科目知识,顺便拿到课程对应学分;本科阶段的学习,同样也是项目的一种,目标在于修读完培养方案所关注的课程,获得学校的学位背书,然后毕业;学校开设的课程,也是服务于本科阶段的学习。也类似项目管理中的小目标服务于大目标的状态。

但对于计算机领域只关注校内课程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你还需要在这个阶段加入一些校外学习的成分。这时候,在日常时间安排的行动层面,也需要考虑到课外学习,这时你的行动计划就需要综合两者来看。我建立 0xFFFF 的一个初衷,也是希望在这个领域可以给到大家一些参考与支撑。

那么,我们可以从哪方面切入行动呢?

  1. 建立行动记录机制,利用笔记工具,简单记录一天中做的比较关键的事情,以此慢慢对自己的行动力有所感知,减少眼高手低的情况。
  2. 制定计划,根据个人需要达成的大小目标(无论校内校外课程),项目作品、实习的计划等等,大致明确具体需要做些什么任务,需要什么资源支持,以及大致阶段性的完成时间。
  3. 将计划落地到个人的作息节奏,通常可以以周为单位,梳理一些大致的任务点。考虑内校内课程的时间安排,上课时间、作业等大致都是固定的,你可以将其融合至自己的日程表中,目前也有比较实用的工具可以实现这一点。思路参考坛友 @lantern 的《参照大学课表对自己的学习安排》

这里整体的思路,你可以参考这篇文章 从大项目到小任务,我如何一步步靠近目标,在工具方面,列一些当前(截至2023年9月)值得参考的工具,可以找到趁手的用着,关键在于形成属于你自己的体系:

  1. 行动记录,可以用一些带链接和 ToDo List 的笔记工具,如 Notion、Logseq、Obsidian、飞书文档、语雀等等
  2. 项目规划,涉及到一些思维导图、甘特图、表格等工具,如 XMind、飞书的思维导图、多维表格及各类智能表格、Notion 的 Database 与 Project 功能、Excel 等
  3. 日历日程工具,飞书个人版、macOS 自带日历、Outlook、Google Calendar 等

8. 目标寻找与自由探索

前面说的是执行具体目标的通用方法,定位上更多只是一个敲钉子的锤子角色,具体要敲什么钉子,背后代表着的一个目标寻找、确立、再寻找的过程,这才是我们最需要关注的东西。

目标驱动

我们的行动,也是在目标的驱动下开始的,中小学阶段大家所关注的高考、上大学以后的的毕业、工作、读研、考公、成家立业等,也是这样的一些大的目标。基于大的目标,拆成各种各样的小目标,再细化之后即为日常的行动。

缺少目标的驱动,日常的行动也缺少聚焦,犹如一盘散沙,面对无涯的知识,在各个方向反复横跳,时间长了容易进入一种,做了很多,但却碌碌无为的状态。

深入思考

有目标固然重要,但不代表不需要思考,上面说到的一些显而易见的大目标,人们常常趋之若鹜,比如“拿到文凭”、“进入某个公司”、“考xx证书”等等。在就业压力剧增的当下,这些显而易见的目标,也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般,开始走向“内卷”,不总能给到一些预期的回报,不免也给人带来许多焦虑。

面对这样的“固定”轨迹,许多人不满于现状,否定它的意义,但又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目标,整个人也因此陷入矛盾与迷茫。

这里根源也在于,人群普遍上缺少对于目标本身的深入思考,大家常常流于固定的模式;对于想要跳脱出这样的目标的人,又缺少探索自身目标的勇气和方法。在同学老师之间,也同样缺少这样关于目标探索的成长经历的传授和分享,让人陷入困局。

寻找目标并不简单,是一件需要仔细思考对待的事。

寻找与探索

关于寻找目标,有什么方法可以参考呢?这里可以参考 Bintou 老师的文章《大学生如何寻找目标?》,老师从三个阶段大致给出了一些建议:

  1. 专注于当前的学习,提升自身对未知信心,培养专注力、学习方法等等,以此作为短期目标,锻炼支撑长期目标的能力
  2. 在短期目标的达成之间,有意识去寻找自身的领域和兴趣方向,进一步确立属于自身的长期目标,并为其作一定的准备
  3. 针对这一长期目标,进入一步步的试错过程,允许失败,由此再进入另一个试错阶段,如此往复,把握真正属于自己的方向

世界一直在变,目标并非一成不变,人生也是一个不断寻找目标的过程。即使到了工作,目标仍然还是会随着市场、时局的变化而变化,需要保持一个审视和随机应变的姿态。

在追寻目标之余,给自己留一个折腾探索的空间,做一些目的性不强、可以发自好奇心出发去做的事情。处于这样发自内心、向外探索的状态,会更容易找到适合你的目标并为之努力。

当你发自内心的主动探索,恰好能和现实的需要相呼应,既能为他人带来一些价值,也能支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这时候你也达到了一个比较平衡与自由的状态。

9. 总结、沉淀、交流

学习的过程,在 DIKW 模型视角是一个从数据到知识到智慧的转化过程,在《学习之道》的视角是组块形成、知识从大脑短暂的工作记忆到长期记忆的转移过程。高强度的学习,面临大量信息的处理,它们都需要一些外在条件去支撑和辅助,俗语“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也是说到记忆的局限、以及笔记的重要性。

当然这里不仅仅是笔记,涉及到一整个 Data → Information → Knowledge → Wisdom 流程的辅助,大致涉及到这三大块:

  1. 信息固定:在平时做好有价值信息的固定,以备后续流程使用
  2. 总结沉淀:根据输入,经过思考的推敲,得到属于自己的可信结论
  3. 交流碰撞:结合自身得到的结论,与他人分享交流,进一步完善认知

在这其中也涉及到一些知识管理工具的使用,在随后的文章也会稍作介绍,和项目管理的思路一起,形成属于你自己的知识、任务管理体系。

与他人的交流碰撞,主要侧重于两方面的能力培养,一是写作,二是提问。

写作方面,哈佛的心理学教授《风格感觉》有一个比喻:“网状的思维、树状的结构、线性的语言”,写作所关注的是,如何用树状结构与线性的语言,去表达自己大脑中已形成复杂网络的想法。

提问方面,关注的是学习过程中,遇到困惑、不一定可以自行解决的情况。这时需要向外界寻求帮助,但他人通常并没有义务去为你解决问题。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面对这个问题你需要做一些付出,这里的付出,可以是为某次咨询的付费,也可以是其他层面的回报。

在大学和互联网的环境,交流更多是一个无私分享的状态,不会特地为信息设定付费的门槛。更大的回报点在于在这讨论交流之间,双方彼此为对方带来的思考和认知的提升。所以说,这里的关系,更多应该是一个平等的交流姿态,而非“小白”与“大佬”之间的不平等的高低位和伸手索取的模式。

在这样的基本原则下,一切的核心在于,发挥你的主动性,以自身的热情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问题的解决中。具体而言,提问前你应尝试尽你的力量去从你的角度查找相关的资料,尝试自己解决;在提问中,尽可能地描述出问题背景的同时,也应当表现出你的信心、思考,还有你为此做过的努力,这样其他人才有动力帮助你理清思路;在获得答案时,趁机整理思考和总结,并作出反馈,是一个不错的做法。

更具体的操作指南,可参考这些链接:

写在后面

以上提到了许多可以入手准备的点,除了理性、科学、追求真理的基本原则,最最关键的,还是个人积极做到独立与主动、尽可能发自内心去向外探索。在一定的目标驱动下,找到合适的方法,专注突破自我,到了一定的高度,水到渠成,一切自然而然。

这一章篇幅有点长,可能对于一些有完美主义倾向的朋友读起来会很有压力。对于计算机的学习,是否要考虑周全,准备好了再开始?自然不是,并不存在完美的准备,学习更多是一个不断试错,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创新的过程,更看重一个行动。抓住一个点,直接出发即可,本 Wiki 的初衷更多在于,给你一个方向上的参考,因而我会尽可能表达完整一些。

至此,在心态方法层面的讨论就告一段落了,接下来的章节,我会继续介绍一些实际操作的思路,这里从 开发环境的搭建 开始。

参考链接

  1. 误传的“邓宁·克鲁格效应”曲线 - MBA智库百科
  2. Your own time zone
  3. “小马过河”故事 - 皮皮作文
  4. 你是否需要做学霸? - Bintou - 0xFFFF
  5. 英语学习也可以“做中学”_迂者-贺利坚的专栏-CSDN博客
  6. “为学当如金字塔,要能博大要能高” - 0xFFFF
  7.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出路在哪里? - 知乎
  8. 信息检索 武汉大学 - 中国大学MOOC(慕课)
  9. DIKW 模型 - MBA智库百科
  10. 《参照大学课表对自己的学习安排》 - lantern - 0xFFFF
  11. 从大项目到小任务,我如何一步步靠近目标 - 少数派
  12. 《大学生如何寻找目标?》 - Bintou - 0xFFFF
  13. 关于如何提问的一张思维导图 - 0xFFFF
  14. 提问的智慧 - 0xFF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