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理想的大学世界

上一章我们聊到了无论中小学还是大学都应有的好奇与探索的状态,以及中小学资源竞争压力过大带来的困境。这里进一步也引出一系列问题,我们究竟在学习和探索什么?大学与中小学的差异在哪里?不同的大学、专业方向等又有何异同,学校之间的差距体现在哪里?「学术」的背后究竟意味着什么?

这一话题相对偏哲学层面的讨论,在这个方向上,前人对此做过不少探索,若你对此有兴趣,可以找一些哲学相关的书籍或文章,再进一步深入。恕我对这方面的认知尚还浅薄,不过借此描述一下大学阶段的核心课题应该足够,主要给你一个参考。

心灵的世界

从物理的角度来看,大学和中小学没有太大差别,无非宿舍楼、图书馆、教学楼和各院系的大楼等。它提供幽雅舒适的环境,为人们在其中思考、交流等活动创造适宜的空间;同时它也提供了丰富的藏书与文献、快捷方便的网络等各种各样的学习资源;它也在招收老师和学生,为其中学习、科研、工作的人们,设立了各种各样的资源分配、毕业、升学等等机制。

具体到学校来看,就会多很多比较量化的比较,这里暂且不提。从内在的视角来看,不同的大学之间有什么共同点?也是我一直以来在思考的话题。大三时在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 中发现了一些让我拍案叫绝的表述。

简略地说,在《禅》书的观点下,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在于一个心灵的世界,它着眼于理性的自身,也是苏格拉底所认为的「真理」,人们为了「真理」而投入求知探索、投入与他人之间交流、碰撞和沉淀的时候,真正意义上的心灵世界的大学便会出现。物理意义上的大学,是为了维持和发展这个心灵世界而存在的。

在这样心灵世界的大学中,认识自我、认识世界,在庞大复杂的世界中寻找合适自己的位置和奋斗方向,并为之做出努力,便是身处其中人们的使命所在。

真理与科学

刚刚谈到了「真理」这个概念,「真理」代表着事情的本来面貌,以及值得我们相信的东西。在「真理」的探索过程中,也伴随着人们对于「科学」的认知变化。

过去人门对于科学的认知,普遍会将其与「真理」、「正确」等混淆。也习惯于用归纳的思路去总结一些规律,将其视作「知识」或「真理」,再通过各种各样的具体事物去「证实」这个规律。总的而言是一个“观察事实 – 归纳理论 – 证实理论”的过程。

这里存在一个矛盾,这个归纳过程有时候会得出一些看似正确的理论、在各种条件下都能自圆其说,并且无法在已有的条件下去检验,但它仍符合这里归纳得出的理论。人们很难说这个理论是正确、还是错误,脑子陷入混乱之中。

对此,哲学家波普尔对此提出「证伪主义」,影响极其深远。在证伪主义的观点下,科学理论必须具备可证伪性,即保留某一理论未来被某些事实推翻的可能。这时候的科学理论,就不再是「真理」、「正确」等的代名词,而是一些 暂且可以相信的理论,当这一理论在某些条件下不能得到满足,进一步又促使大家得出更加完善的猜想。整个大概是一个“提出问题 – 提出理论猜想 – 事实证据尝试反驳”的「试错」过程。

从这个视角看,一切的科学理论都是假设,哪些假设更值得信赖呢?这里参考奥卡姆剃刀原则:“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对于一个理论,尽可能少依赖假设,可以帮助我们更接近事情的原貌,避免与冥冥中的「真理」偏离太远。

由此我们知道了,在证伪主义的视角下,「科学」并不代表「真理」,只是人类在认知层面把握世界的一个依托。现有的理论,需要人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之间去发现、检验,这也是学术界一直在做的工作,某种意义上也指导着我们的日常生活。

那些尽可能少的 「暂时可以相信的理论」,构成了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基础,即我们平常所学习的「知识」的来源 —— 在日常生活、学术研究中沉淀下来的,相对稳定的理论。

知识的网络

上述的 「暂时可以相信的理论」,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错综复杂的关联,这样的关联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网络。我称之为「知识的网络」。

这个面向全人类的知识网络,是在「理性」的框架之下,人们不断探寻着真理的研究与实践之间沉淀而成。它不断地在更新和丰富,带着它们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为人类对世界的认知,搭建了一个庞大且稳定的骨架。如复旦的曲卫国老师在这篇文章所提到的,科学的理论,相当于一副能够助我们肉眼一臂之力的眼镜一般的存在。

人是一种“碳基生命体”,与计算机这类可以精确地实现“复制”和“粘贴”的“硅基体系”不一样,人类的知识传授,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学习,在脑海中以自己的方式去构建和表达。这个过程包含着人类共有的知识与个人过去的独特经历的碰撞,在这里的碰撞与平衡之间,也带来不少萌发新的想法的可能性,这是人之所以差别于机器的特别之处。

于个人而言,人的生命有限,个体的认知是有所局限的,正如庄子所说 “人生而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每个人只能在自己的角度去认知事物,而无法穷尽所有的知识。

于世界而言,人类通过分工合作、共同聚集沉淀的知识,搭起了认识整个世界的框架,这个圆圈模型可以让你对其中人类的知识沉淀与分工有一个感性的把握(原图很长很长,请 打开链接查看)。

以科学理性为主题的全人类的知识网络,也是人与人之间互相碰撞、融合沉淀而成。古语有云:“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地球上的每一个人,过好每一天的生活,以自己各自的角度把事情做到最好,冥冥中也会丰富其中联系,为人类共同体对世界的认知和把握添砖加瓦。

若条件允许,你还可以参与挑战知识网络中更为深度的部分,乃至于突破人类现有知识的边界,这就是科研人员,硕士、博士等角色的使命所在。

人类在网络中的分工

在知识网络中,每个领域的背后,意味着一个繁杂的体系,我们无法凭一己之力穷尽所有。有时需要有对应领域的前人,带我们理清某些领域的迷障。

除了在前沿探索着的人,还有许多人在背后做着支持方面的工作。其中有一部分工作者,致力于更好地保存学术探索的成果,方便大家的检索,这是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职责所在;也有一部分工作者,它致力于理清现有知识的结构,设计出适合该领域的入门路径,并帮助人们构建认知,这是教师的职责所在。即使是支持方面的工作,要想做好,背后也会有许多学问,以此也同时开辟了一个个新的研究领域(如师范类专业、图书馆学等)。所谓大学之大,便是如此。

当某些领域方向的实践足够成熟,形成了一些固定的模式以后,就有了一个“专业方向”,针对此方向命名,得到一些类似“软件工程”、“人工智能”、“网络空间安全”等名称。大学专业和其背后培养体系,也是在这巨型的知识网络中,为你选取、划定了一部分必须学懂的知识,作为学习目标,一系列的目标集合起来,便是类似“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等等的学位。各自的知识网络在规模十分庞杂,你可以通过标准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表 GB/T 13745-2009》 建立一个大体的印象。

到这里我们知道了,专业名称只是起到辅助的作用,真正需要关注的,还是那些名称标签的背后所蕴含的学习方向。知识工作者们构筑的是同一个知识网络,其中基本的学习方法是相似的,我们也没有必要因为名称标签而产生什么隔阂或偏见,有时在不同专业领域、不同语言体系下所表述的概念,最终指向的,仍是同一个东西。

关注培养计划

进入了大学的世界,你需要破除那些对于类似 “大数据”、“人工智能” 等名头的局限,着眼于你脑海中的知识网络的发展。你可以借助于一些类似培养计划之类的资料,对你所入坑专业涉及到的那部分知识网络、必须完成的目标等,建立一个宏观印象,同时以此明确一个大概的探索方向。

对于计算机相关的领域,我们大概需要学习什么知识?该如何了解这方面的信息?

近在咫尺的,便是我们当下的专业培养方案,其中有对于课程、学习节奏的设定,通过它你可以大致对各个学期需要修的课程,以及整个知识网络的大致构成有一个把握。更具体的介绍,可以参考《逆袭大学》作者贺老师的 《逆袭大学》中关于培养方案的章节

如今网上也有许多计算机相关的在线课程提供了学习路径,它的设置,与我们的专业培养方案实则大同小异,结合一起来看,对于建立一个大体认识是比较有帮助的。需要留意的是,专业培养方案所描述的,仅仅是一个基本要求,若你想在这方面有更深层次的造诣,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去达成。

若你对这方面仍有疑惑,还可以参考 ACM/IEEE-CS 的会议报告 《计算机科学课程体系规范 2013》,以及对整个 Computing 的课程体系的 纲领。它们是世界各地顶级计算机学者们经过思考、讨论与权衡后、划定的大致范围和学习目标。通过它我们可以大致了解标准的大学计算机专业设置,并对自身需要达到的能力的目标与要求有一个大致的预期,更好地把握自己的学习方向。

具体操作上,你可以综合以上几个信息来源,再结合现实的情况,可以尝试用脑图、大纲笔记等工具去明确你的具体的学习目标,从而得到本科阶段的学习规划的 Roadmap,这个过程可以多与有经验前辈一同交流、讨论和完善。当你有了一些经验,你还可以用多多分享和完善它们,助力后辈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学习。

参考链接

  1. 曲卫国: 学问与问学 - 学问批判
  2. 画个圈圈告诉你,本科、硕士、博士的区别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表 GB/T 13745-2009》
  4. 《逆袭大学》中关于培养方案的章节
  5. 网易云课堂 - 大学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
  6. 《计算机科学课程体系规范 2013》 - 0xFFFF
  7. Curricula Recommendations - A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