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现实主义的大学

上一章我们从一个纯粹理想的角度,描述了一个人在大学阶段主要要做的事。落地下来看,需要考虑很多现实层面的问题,就如这一系列文章的最开头所说,现实并非物理世界的理想小球,会有很多让人不满之处。结合本科阶段的诉求,从现实主义的视角去看,对于一所大学,它为我们提供了什么?又可能缺少什么?不同大学的差距在哪里?有什么策略可以去应对那些带着缺憾的部分?

“土壤”与“植物“

物理意义上的“大学”,主要为其中工作生活的师生提供了环境与资源,它和师生的关系,我想可以类比为“土壤”和“植物”的关系。心灵世界的“理性思想”,则是大学这片“土壤”为“植物”所提供的“养分”的核心成分。

前人留下的“养分”,大都汇聚于图书馆的书籍、学术论文,以及互联网上的信息资源。老师和同学在同一片“土壤”生长,在思维的碰撞与交流下,吸收养分的同时,也产生更多的“养分”,让土壤更加“肥沃”。

不同“土壤”的“肥沃程度”会有不同,有温室大棚、也有森林、草地,极端情况甚至是荒漠,在其中能生长的植物也不同。作为“植物”,生长是自己的事情,“土壤” 并不会关心太多。在高考之前,因为巨大竞争压力,人们常常习惯于依赖温室大棚的 “土壤” 生长;到了大学,温室大棚已不存在,就需要“植物”本身去直面各种各样的“土壤”。

面对环境的复杂,适应不同的土壤的能力也尤其重要,尤其当下中国绝大多数地方的土壤“肥沃水平”还在“沙漠”状态的背景下,考上大学伴随着的“土壤切换”势必会带来比较大的落差。

“标签”与“品牌背书”

在社会的视角来看,“土壤”的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社会需要不同角色分工合作。也意味着需要一些量化指标、以及身份标签(title、学位)等构成的评价体系,以降低资源分配过程的决策难度。

由此,现实中的大学会带着一点品牌沉淀、背书带来的信任传递的价值。当个人心中吸收的“养分”积累到了一定的量,在同行的认可下,对其授予具体的不同等级的 “学位” 标签。为授予的 “学位” 所代表的 “养分” 多少做一层背书。人们通常默认某个有品牌口碑的学校获得 xx “学位” 的人,会拥有相对应的“养分”对应的能力积累,以此来降低建立信任的成本;当校友获得某些成就,会进一步增强这一品牌的 “含金量”,对应的“学位认证”的背书也更有力。这也是人们常说的 “文凭” 与 “人脉” 的作用,以及它背后蕴含的力量之源。个体和学校之间,就存在着这么一个相互成就的过程。

由此,物理意义上大学与大学之间的差异,量化地说,在于资源投入的多少,在社会中学校的 title 响亮程度(“211”、“985”、“双一流”、“清北”之类),以及取得 “院士”、“教授” 等等 title 的人数的多少,论文数量、影响力的大小之类等等的指标。一所在量化指标层面表现得足够优秀的学校,也给决策者更多的产出预期,获得资源投入的概率会更高,可以更多投入“土壤”的建设,与此同时提供“养分”的概率就越高,某种意义上有一点“马太效应”。

在人际关系层面,学校与专业的 title,也是一个低成本的筛选工具。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好的学校专业 title,是一种环境给你带来的“品牌光环”。拥有它意味着你可以更容易为你的能力与积累在人群中建立信任感。这也是现实中人们对大学最普遍的期待:“读个好大学”、“拿个好文凭”、“找份好工作” 等等,其中的一个由头所在,这样的积累,降低了整个人在社会的立足难度。

以上的因素带着一些目的性和焦虑感,但其实还有一些相对无目的性的部分 —— 校园文化。在校园文化的层面,一所大学会有其办学理念、校训等,另外还有学校本身学术交流方面的沉淀,对应着背后老师、同学、校友等在多年的相处之间形成的某种价值观、信念的共识。在这样的文化浸染下,不知不觉也会对师生产生许多潜移默化的影响,冥冥中牵引着各自的人生走向。

本科阶段的资源需求

上面的描述,对于在一所 title 、品牌层面不那么有优势学校的同学而言,可能有些残酷,这是我们难以直接改变的。

让我们跳出资源分配的视角,从最本源的学习看起。如上一小节所说,于“植物”生长而言,“土壤”的贫瘠与肥沃,只是一个提供“养分”多少的问题。

深入到心灵的视角,大学的核心的任务是追求“真理”。不同大学之间的差别,更多是在于人们在其中探索自我、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阻力的大小,以及在身边遇上同路人的概率

这里好与坏的差距并非想象中那么大。对于本科生来说,普遍而言,思考的层次并不会太深,图书馆这么多书一年都看不完几本,又如何触及到这方面探索的天花板?就拿本人在华师四年的经历来看,我在图书馆只借过几十本书,毕业时竟也排到了88%之前:

由此来看,除去“社会认可”层面的因素,从大学给一名本科阶段的学生的思考空间、学生对资源的需求角度来看,不同大学之间的差异并不会很大。若个人内心的方向足够明确,不同的学校对于个人的思考与探索的阻力其实比较有限。

然而人的视野毕竟也同样有限,一开始的懵懵懂懂,容易让人被社会压力裹挟而偏离的大学本来的目的。由此来看,另一个重要的因素,便是这所大学的人文环境能给学生带来积极影响。这里人文环境的影响,主要在于负责教学的老师、还有身边的学术交流沉淀下的文化氛围

教学与交流氛围的缺位

目前有一个遗憾的现实。在现实中大部分的大学,能做到如前文说到的、真正能精心安排好课程的老师并不太容易遇到。每个人有着巨大差异,教学的好坏很多时候其实缺少即时、客观的反馈,为此投入的资源和精力,通常无明显的回馈。外加老师普遍因为科研任务的压力,基于投入产出的权衡下,放在教学上的精力与时间并不太多。这也间接导致了大学课堂通常沉闷无趣的现状,遇到好课程的概率相对较低。

在学术交流的文化氛围方面,也需要有这方面追求的人带领,然而在一个强调量化的环境,许多老师同学为了那些关系生存的硬性指标已经殚精竭虑,如果不是有着强烈的学术情怀和充沛的精力,是难以做到带领这样的氛围的存在的。这时候的大学生,就很容易被社会的浮躁、被资本市场的压力、title 等东西所裹挟。

这些东西很难由一个在这里生活一两年的学生意识到和改变,同样,即使意识到问题的存在,也因为即将大三大四,更优先考虑的是投身社会或是读研深造,难以去推动这样的事情的进步。如《万历十五年》中所描述的,张居正的十年首辅生涯,不过只能是把明朝文官体制存在的问题看清楚,而自己在此之后已经无力改变,反倒惹得一身骚。

这方面的利益相关,只有学生本人;缺位之处,也只有学生在默默承受。一年又一年,学生们前仆后继地进入大学,经历着相似的迷茫。渐渐地,越来越多人在生活压力的裹挟下追求着短视功利的目标,土壤中仅存的“养分”越来越少,所谓“大学生”头衔的光环也越来越弱,人们在感叹本科学历的“含金量”缺失,却没有什么好办法去改善。

本科生涯只有短暂几年,这几年又恰恰是人生中最关键的几年,面对问题,被动依赖环境的改变并不现实,难道我们只能默默用短暂的靑春作为代价去承受这样教学与交流氛围的缺位?

显然,这么承受,始终都不是一个出路,所以这里我也是在尝试着把我在这几年的挣扎的感悟记录于此,供后辈参考。希望能让你意识到,你所面对的“大学”并非如高考前老师家长同学们想象中的那般完美,依然有着许多严峻的现实问题亟待解决,这是你来到大学将面对的首个暗坑所在。

暗坑虽在,但情况还不算糟糕,目前针对这些问题,有一些可行且有效的应对策略。

客观现实

应对类似缺位,与其选择抱怨环境的不公,不如再进一步观察下缺位究竟具体在哪,再进一步关注你可以为此付出的行动。相比于无头苍蝇乱撞,有意识有方向的状态,更有利于帮助你在本科几年短暂又珍贵的学习时间花在刀刃上。当然了,有时候缺位往往意味着,这里有你可以自由发挥、填补空缺的机会。

对于客观现实,这里主要讨论两点:学费和大学建设的经费投入、以及国内人群的文化水平在宏观视角的现状。

学费与建设经费

从个人视角需要认清楚一点,于大学整体运营的成本投入而言,个人的学杂费占比其实很小。以华师为例,让我们在一个宏观数据层面去直观感受,来做个粗略比较。本科生学费通常在 8000-10000 人民币上下(参考华师23年的招生简介),但根据 华师23年的部门预算 来看,学校总的支出已将近38个亿,学费、住宿费等收入仅占其中的 2.9 亿,学校运行的大头支出,其实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各类项目的拨款。

对于 title 较强的学校,财政经费投入上会更多,甚至会有超过百亿的情况(参考科学网的文章:清华的317亿经费到底是谁给的?)。但在本科生的学费视角,其实差异不大,相比于境外留学学费换算下来动辄 30-50w 人民币起的高昂成本,国内的高等教育其实更带着一些“普惠”性质。

由此可见,在资金投入、精力侧重等资源投入视角去比较,本科生实质上并非大学的工作中心,科研活动等才是其中的大头。此时作为学生,能决定的其实很少。学校能做的,也是在学术氛围的熏陶下,去传递和培养大家一些通识技能。然后再根据学生的个人志向和规划,筛选出一批合适在学术领域深造的人,投身于科研活动中;对于不选择科研的学生,则提供一些社会层面的信任背书(毕业证 / 学位证等),加入到社会生产活动,完成一个分流的过程。

中国人口的学历分布

有一组对于大学生而言,相对反直觉的数据,关于中国人口文化程度的基本情况。这里最直观的,莫过于 CNNIC 每半年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其中有一项数据是网民的学历分布。考虑到在中国有一定文化程度的人,至少都会用手机,至少有在用微信,就属于网民的范畴。这时网民的文化水平也可直接反应国民的文化水平,因此学历分布数据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自第48次报告开始,统计报告中已无学历结构数据,我们从能拿到最新数据的2020年12月第47次报告入手观察也可以有一些把握,可以发现的是,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占总的网民数量其实不足 20%,本科甚至 10% 不到。

在本科生中带着相对顶尖的 211 / 985 / 双一流 等 title 标签的学生,在本科生中比例估计在 1/4 左右。就我所在的华师这所带着 211 title 的学校的体感而言,身边学术氛围相对还比较有限,且在被很强的社会功利风气所侵袭。将这样的现实再反推到更普遍的学校,再到广大网民乃至全国人民,有时甚至是触目惊心的。

这也是前文说到的,当下绝大部分的“土壤”还处于“沙漠”的状态下,需要我们去直面的客观现实、以及需要投身建设补齐的缺位之处。

那么,面对这样的缺位,我们可以有什么方法去应对呢?下章我们将重点讨论这个话题。

参考链接

  1. 2023年华南师范大学招生简介 - 华南师范大学本科招生网
  2. 2023年华南师范大学部门预算 - 华南师范大学
  3. 清华的317亿经费到底是谁给的? - 科学网
  4.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 CNNIC
  5. 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怎么样? - 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