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主义的大学
上一章我们从一个纯粹理想的角度,描述了一个人在大学阶段主要要做的事。落地下来看,需要考虑很多现实层面的问题,就如这一系列文章的最开头所说,现实并非物理世界的理想小球,会有很多让人不满之处。结合本科阶段的诉求,从现实主义的视角去看,对于一所大学,它为我们提供了什么?又可能缺少什么?不同大学的差距在哪里?有什么策略可以去应对那些带着缺憾的部分?
“土壤”与“植物“
物理意义上的“大学”,主要为其中工作生活的师生提供了环境与资源,它和师生的关系,我想可以类比为“土壤”和“植物”的关系。心灵世界的“理性思想”,则是大学这片“土壤”为“植物”所提供的“养分”的核心成分。
前人留下的“养分”,大都汇聚于图书馆的书籍、学术论文,以及互联网上的信息资源。老师和同学在同一片“土壤”生长,在思维的碰撞与交流 下,吸收养分的同时,也产生更多的“养分”,让土壤更加“肥沃”。
不同“土壤”的“肥沃程度”会有不同,有温室大棚、也有森林、草地,极端情况甚至是荒漠,在其中能生长的植物也不同。作为“植物”,生长是自己的事情,“土壤” 并不会关心太多。在高考之前,因为巨大竞争压力,人们常常习惯于依赖温室大棚的 “土壤” 生长;到了大学,温室大棚已不存在,就需要“植物”本身去直面各种各样的“土壤”。
面对环境的复杂,适应不同的土壤的能力也尤其重要,尤其当下中国绝大多数地方的土壤“肥沃水平”还在“沙漠”状态的背景下,考上大学伴随着的“土壤切换”势必会带来比较大的落差。
“标签”与“品牌背书”
在社会的视角来看,“土壤”的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社会需要不同角色分工合作。也意味着需要一些量化指标、以及身份标签(title、学位)等构成的评价体系,以降低资源分配过程的决策难度。
由此,现实中的大学会带着一点品牌沉淀、背书带来的信任传递的价值。当个人心中吸收的“养分”积累到了一定的量,在同行的认可下,对其授予具体的不同等级的 “学位” 标签。为授予的 “学位” 所代表的 “养分” 多少做一层背书。人们通常默认某个有品牌口碑的学校获得 xx “学位” 的人,会拥有相对应的“养分”对应的能力积累,以此来降低建立信任的成本;当校友获得某些成就,会进一步增强这一品牌的 “含金量”,对应的“学位认证”的背书也更有力。这 也是人们常说的 “文凭” 与 “人脉” 的作用,以及它背后蕴含的力量之源。个体和学校之间,就存在着这么一个相互成就的过程。
由此,物理意义上大学与大学之间的差异,量化地说,在于资源投入的多少,在社会中学校的 title 响亮程度(“211”、“985”、“双一流”、“清北”之类),以及取得 “院士”、“教授” 等等 title 的人数的多少,论文数量、影响力的大小之类等等的指标。一所在量化指标层面表现得足够优秀的学校,也给决策者更多的产出预期,获得资源投入的概率会更高,可以更多投入“土壤”的建设,与此同时提供“养分”的概率就越高,某种意义上有一点“马太效应”。
在人际关系层面,学校与专业的 title,也是一个低成本的筛选工具。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好的学校专业 title,是一种环境给你带来的“品牌光环”。拥有它意味着你可以更容易为你的能力与积累在人群中建立信任感。这也是现实中人们对大学最普遍的期待:“读个好大学”、“拿个好文凭”、“找份好工作” 等等,其中的一个由头所在,这样的积累,降低了整个人在社会的立足难度。
以上的因素带着一些目的性和焦虑感,但其实还有一些相对无目的性的部分 —— 校园文化。在校园文化的层面,一所大学会有其办学理念、校训等,另外还有学校本身学术交流方面的沉淀,对应着背后老师、同学、校友等在多年的相处之间形成的某种价值观、信念的共识。在这样的文化浸染下,不知不觉也会对师生产生许多潜移默化的影响,冥冥中牵引着各自的人生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