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应对现实缺位的策略

上一章我们提到了不同的大学之间存在 title、教学水平、讨论氛围的差异,title 光环这个社会层面的不足,短期内我们只能通过考入拥有更好 title 的学校解决。而其它的自我发展相关的问题,在如今信息高度互联时代,还是有一些解决的思路。

这一章也主要讨论,我们当前可以抓住的资源,以及可能的应对策略。

大学的“泥淖”属性

前文我们说到,如今现实许多“大学”由于理性探索的气息太弱,在教学与交流的缺位、在社会浮躁气息裹挟之下,环境也变得不那么纯粹,潜意识混杂了并不太属于大学本身的急功近利价值观。

大学作为一个“土壤”的存在,当“土壤”的水分过多,在种种现实条件下,我们所面对的大学,也如烟台大学贺利坚老师在 《逆袭大学》 一书中的形容,大学就像一滩虽富有营养、但也危机四伏的“泥淖”,一不留神就可能深陷其中而难以自拔。

关于这滩泥淖,贺老师的书和博客讨论了很多,简单来说,自我意识的觉醒,积极主动地独立面对各自人生之路所遇到的各种各样问题,是我们在泥淖中爬行的生存之道。在 「独立面对」 的主题下,不少前人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的心得与经验的参考。

我刚来到华师时,有幸遇到 Bintou 老师,多年来他一直在观察与鼓励华师计算机学生,虽然响应寥寥;还有他写下的一些的博文,关于寻找目标、英文核心教材阅读、编程、数学学习、参与开源活动的鼓励等等,给我带来了不少启蒙。虽然我许多事情在后知后觉中才有所领悟,但至少在大的方向而言没有走偏。

上海交大流传着一份名为 《上海交通大学生存手册》 的文档,以下为其序言:

在上海交通大学的四年生活中,我目睹和经历了太多的荒谬,太多的错误,太多的茫然,太多的无奈,太多的失败。自诩为天之骄子的高中毕业生,站在大学的门槛上,有时竟会显得像低龄儿童一样幼稚。

年轻的同学们还为自己那充满无限可能的青春而沾沾自喜,却不曾意识到,一生仅此一张的白纸,绝不可以随意地涂抹。本书希望能为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在具体政策上,提供各种切实可行的建议,帮助同学里那一部分有志青年完善自我,实现内心的追求。

回首四年大学时光,我一直保有一种强烈的对科学知识的虔诚。这份虔诚迫使我重新思考每天那本应“司空见惯”的生活;这份虔诚让我站出来,以我认为正确的方式贯彻自己的追求。

在此,我把我这四年,和生活斗争的点点滴滴的经验和感悟记录下来。一方面,我希望我能为那些像我一样压抑中的灵魂尽一点义务。另一方面,也希望这本书本身,能成为推动各种不合理制度进步的一种动力。

现实总是令人遗憾的。我们当中太多人已经习惯于沿着那一成不变的“典型成功道路”前进:中考,高考,考研,出国......数不清的人们在埋头赶路。走在前面的已然迷失,跟在后面的却还未开始思考。这不应该是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精神。

这本书不是《逃课手册》或者《考前突击宝典》。我希望帮助各位读者做到的,绝不是简单的拿高分、或者顺利毕业。我衷心希望这本书能够带给读者一些新鲜的思考,让同学们能看到人生道路上不同的风景。至少在读过本书之后,各位读者应该能够有勇气、有智慧,去发现并挑战那些比上课更为重要的追求。

可见,即使如上海交大这般在国内近乎顶级的高校学生,依然和我们一样,面临着相似的困境,如这一系列文章最初说到的 顶尖高校学生在绩点考核下所面临的囚徒困境 一般。

显然这并非个体的问题,我们不必归咎于自身,体制方面也在努力改善这样的现状。但是等待体制的改革是漫长的,今年是 2024 年,距离交大的这本小册子第一版的发表已过去 16 年,问题仍然并未彻底改善。大学阶段也不过短暂几年,被动等待环境改变,于我们个人而言并不现实,各种各样成长与发展的问题,依然还是需要我们来到大学的每一位新成员去主动面对。

人作为一种后知后觉的动物,一开始确实难以意识到这一点。当面对大学的种种责任无形中转到个人身上以后,在最初没跨过槛的迷茫之下,若继续这过去的被动思维,没有自我的主动,就很容易会被环境的潜移默化所左右。

某种意义上来说,贺老师的博客、《逆袭大学》、还有《上海交通大学生存手册》,Bintou 老师的文章,以及我这里关于大学存在的问题的表述,冥冥中也有些殊途同归,花上几年青春再淌一轮相似的坑其实大可不必。如前文提到波普尔的证伪主义,也如王小波写下的一句话

近代以来,科学有很大的成就,任何人想要有所创新,总要从学习开始。

人生苦短,大学的探索,并非要把自我抽离出来单打独斗,吸纳前人有益经验也就很有必要。一同去正视大学的“泥淖”,让这趟坑经验在一代代人传承之间积累下来,后人走弯路的情况也可以逐渐减少。

资源开放、融合的趋势

在授课资源上,如今大学的教学资源正走向一种开放与融合的趋势。正如中国大学 MOOC 的广告词一般:好的大学,没有围墙。通过 MOOC (大型开放式在线课程) 等方式,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分散在各个大学的优质课程资源。另外,以 bilibili 为代表的视频网站,近年来也涌现出许多优质的教学和授课视频,基本上你关注的领域,都有前人在尝试填补其中空缺。

在这个视角看,在个体足够主动的情况下,我们是有机会找到更合适的学习资源的。可能存在的问题是,资源和信息太多,信息本身良莠不齐,而个人精力有限,在没有足够积累的情况下,就难以判断某些资源是否合适自己。这里需要的是互相的不断体验和踩坑和积累,为后人留下经验,如北大某计算机学生写下的 csdiy.wiki,以及本站的 Wiki、CS Plan 也在做着相似的尝试。

在互联网的环境下,你所需要的,仅仅是一台电脑和一条能连通 internet 的网络,缺少的讨论交流氛围,可以通过互联网跨越时间与空间的距离来弥补,0xFFFF 社区也是其中的一个尝试。当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有相似兴趣的同学的定期面对面交流会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基于线下的面聊,腾讯会议 / Zoom 等在线会议软件)。

在资源开放与共享的角度来看,计算机相关专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不仅仅 MOOC 课程和视频网站,也得益于开放协议(Open Web)和开源社区(以 GitHub 为代表),通过互联网开放的计算机相关的资源,可以说是比其它任何一个方向都要来得丰富。

个体的有限性

对于大学刚入学的学生,普遍在思维上进入一个误区,因为学校 title 的客观差距,而产生一些无谓的自我否定,进而束缚了自身的行动(如 Bintou 老师聊到的一点关于学生画地为牢的无奈)。

一个人的视野是有限的,只能注意到自己认知圈层范围内的东西。著名的 邓巴数(150 定律)理论为我们描述了一个人所能维系稳定社交关系的人数上限,大约在 150 左右,紧密联系的人只有 20 上下,相比而言,一般一个班级已有 40+ 人、一个年级就已有两三百人,再放眼望去,活跃于网络的人群成千上万甚至上亿。世界之大,个人认知范围内的圈子,不过只是茫茫人海中很渺小很渺小的部分。

渺小的同时也意味着,于个人而言,我们其实有许多机会去选择我们所在的环境,而不必太在意 title 的差距,伴随着行动,冥冥之中会完成一个筛选过程。在这其中最核心的是,保持着一颗主动探索的心,去追求心中的理性与科学部分的存在。

来到大学,是在“求学”,而不是“等老师求我们学习”。当你抱着这样的主动心态,那些在现实大学环境带来阻力的事通常就不会带来太大阻碍。一切类似于大学师资、能否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等等问题,实际只是一个概率的问题。如今的人与人之间的触达越来越高效,当一个人开始从内而外的主动,遇见志同道合的人的概率实际上会越来越高。

即使身处逆境,若你足够坚定,实质上很容易形成一个志同道合的新的圈子,只需专注做好自身眼前的事即可,“明确的方向和目标 + 链接人与知识的网络” 会成为你应对复杂世界的一个很好的过滤器。

个人影响力建设

针对个人在大学期间如何获得社会认可方面问题,除了依赖学校的品牌背书以外,其实还有很多渠道可以做类似的事情,如个人作品、科研论文、学科竞赛、考证、参加活动、交朋友,乃至于写博客、运营自媒体等,都是一些扩散自身影响的方式。

相比于单纯的学历而言,参与活动、构建项目等经历,会是为你的能力构建背书的一个大大的加分项。长远来看,也是一个积累信任,建立“个人品牌”的过程,它可以为你未来的道路减少许多阻碍。总而言之,影响力与认可的一切,出发点都在于 — ”信任“。

信任只是一个开始,其背后的逻辑在于他人心甘情愿把一些事情托付于你。对于此,自身核心能力的修炼则非常重要,有足够的积累,才有能力接得住他人这样的信任,切忌太着急追求名利的变现、掉入浮躁功利的陷阱。虽说当下社会浮躁成风,追求着短期的效益而忽视长期价值,但我仍希望身边可以多一些这样的坚持,任何事情,长期下来还是会往硬实力方向去收敛。当然这里有个矛盾是“被看见认可”与“安心积累”之间的冲突,如何取得平衡,也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大学是难得能在心境积累思想高度的一个阶段,在此阶段阅读和思考才是主业,可以适当把平衡侧重在“安心积累”这边。关于那些变现的途径、方法等细节,待你寻找到自身能抓住的方向,积累达到一定的高度,视野随之打开,剩下的一切自然而然就会出现。

就业形势的应对

当前由于疫情影响、国际形势动荡等因素,全球经济形势走向低迷,各行各业大都不太好过。关于 CS 类专业所对口的互联网软件行业,22年开始也整体有些裁员的趋势。

与此同时,由于其相对较高的薪资,大家对 IT 方向有着不小的期待,小红书、B站等各类转码教程也遍地开花,肉眼可见有大批人群涌入。考虑到裁员趋势,叠加人群涌入的热潮,以及 AI 技术发展对于其中初级岗位的冲击,就竞争的激烈程度来看,IT 方向的就业形势也是相当严峻的。

这样的形势下,我们应该如何应对,确定当下做出的行动呢?

认知与价值

考虑就业和发展,我想主要在于两个方面去观察,一方面在于认知层面,另一方面则在于价值层面。认知方面前文已经聊过不少,关于知识的网络,如何找到你自己在网络中核心的关注点;价值层面则在于,你在社会中究竟在为他人解决什么样的问题,有哪些部分是你可以参与其中的。

后者更加复杂,充满变数和巧合,想要有一个完全可以照抄的方案通常不太可能。光关注“就业形势有多卷”等宏大话题,除了茶余饭后吹牛之间徒增焦虑外,对个人发展其实意义不太大。具体该如何行动,也需要结合自身、家庭情况,以及社会现实、发展趋势等等去具体分析。

具体的策略

虽说就业是个复杂话题,但如果你把目光放在大学本科几年的学习过程,实质上它受经济形势的影响倒不是很大,网上流传这一个可能不太恰当、但值得深思的比喻 — “在泰坦尼克号上选座位”。既然做什么方向短期回报都差不多,不如就让这个选择更随心一些,试着多体验一下?放下一个确定方向的焦虑,利用这段相对无拘无束的日子,尝试做点自己喜欢的方向,到那时候再考虑也不迟。也如乔布斯说的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backward”,你当前所研究的“无用之识”,说不定在你未来的某些时刻不经意间会产生关联。

当然,随心不意味着摆烂,核心的通识技能应成为你的当下焦点。比如写作、英语、文档处理、知识管理、信息素养、项目 / 任务管理等等,这些本身和专业关系不太大,无论你选择什么方向,基本上都用得着,时间在这方面投资肯定不亏。

另外需要关注是解决困难问题的能力和经历,做这方面事情的回报周期相对较长,但站得高望得远,当你玩到一定的深度,触达这个深度的过程,很多时候会为你带来一个更开阔的视野;再迁移到其他的领域,也通常要比从零开始要简单很多,参与科研活动、构建自己的作品等,也是这样的一个过程。

在经济形势不太明朗的状态,也可以多往人文方面思考和投入,尤其是类似社会学、传播学等等涉及人类间相互影响的学科。一方面这也是大学生服务社会的使命所在;另一方面,有了这一层嗅觉,摸到更核心的社会的人际关系、文化水平等差异,你也可以从中寻找一些潜在的入局机会。我们身处的环境并不完美,伴随一个封建家长制宗族文化到现代化社会的过渡过程,在其中或许能找到些机会可以让你参与其中。

最后再说到职业的考虑,工作与科研本身,更多讲求的是一个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过程。经济低迷时期,也许可以适当降低预期,策略上以保存力量,养精蓄锐为主。如前文提到的,在这段时期你可以多一些心灵上的充电,关注核心通识技能和个人修养,慢慢找准属于自己的课题,并注重个人的影响力建设,待一个经济周期过去,差不多便是积累的变现时刻。

于大环境而言,背后会有一个逐步调整的过程,重要的是作为个体在这其中能汲取到一些合适自己的东西,未来发展如何,我们无法预测,也难以去撬动什么;但在微观的视角我们可以抓住当下,以一个内心丰盈的姿态去迎接接下来的每一刻,让自己在这几年过得充实快乐,有余力时,再尝试让身边变得好一些,冥冥中其实也在推进着人类的发展进步。

参考链接

  1. 《上海交通大学生存手册》
  2. 顶尖高校:绩点考核下的人生突围 - 0xFFFF
  3. 闲聊·王小波致柯云路信
  4. CS自学指南 - csdiy.wiki
  5. CS Plan - MingLLuo
  6. 你是否需要做学霸? - 0xFF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