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学习方法

本页主要讨论通用的学习方法、意识的构建的话题。
贡献者:@zgq354

意识:从被动灌输到主动摄取

如 Wiki 入门指南最早在 当下校园学习现状 提到的,每个人作为独立个体,学习和成长属于自己的事情,从小到大伴随一个从被动灌输,过渡到主动去完成信息输入的过程。这也是教育学领域近年来流行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的核心思想所在,也是几十年来教学改革的一个潮流与目标。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下,学习的过程需要从教师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教师从一个「主导者」转向一个「支持者」的角色,用传统的话来说就是“因材施教”。大体来看,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一个认知体系,这个体系是没法被标准化的某些教学过程给覆盖的。需要学习者主动地去发现自己缺少什么,然后逐步向外构建和完善,慢慢连接上人类共通的知识网络,并在其中找到自己的落脚之处,乃至于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被动灌输的模式去看“因材施教”,它的成本非常高昂,宏观来看有相当素质的老师也同样非常地缺乏,大部分时候只是少数幸运儿才有这样的机会。作为没有那么资源的普通人,并非总是需要依赖这样的被动灌输,跳出被动的灌输模式,在微观的视角,对于个体还是会有很多方法去让自己靠近这样的理想状态。

这一切的基础,也在于自身的独立面对,并有足够的积极主动。因此,当下学习最紧要的目标也是,让学习真正走向一个自我驱动、自己为自己的学习负责的状态,逐渐摆脱对老师的依赖,只把老师视为信息输入的一个维度,以及作为过来人的方向指引角色,完成一个个人认知体系和人类知识网络的连接过程。

策略:主动学习的关注点

有了一份主动和意识,在方法层面有什么可以提升的方向呢?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只能列一些参考的维度,至于具体的为什么和如何操作,每一点展开都可能是长篇大论,有兴趣你可以自己再收集相关的资料:

  1. 保持思考:参考 DIKW 模型,习得新的知识,需要经历一个从数据到信息到知识到智慧的思考与转化的过程,学习材料有多少个 G、一本书有多少页纸其实都无所谓,关键的是你在阅读中沉浸思考的时间有多少。
  2. 保持专注:自移动互联网流行开始,人们在一件事情上保持专注的能力也正持续下降,碎片信息爆炸的刺激下,学习的干扰因素比以前多了很多,比如短视频,网上各种各样的图文帖子等。缺少专注,意味着难以进入一个深度思考状态,阻碍着个人的发展进步。面对这样的现状,也对应要求我们有意识地保持应有的专注,对应学习任务的执行,需要明确的目标感,可以坚持下来达成一些突破。
  3. 注重预习:大学的课程尤其是理工科,会涉及到许多相对较抽象的概念,也常常是一个概念依赖另一个概念、彼此环环相扣的状态。概念的熟悉,需要一段思考的时间,若不提前预习,在课堂上就很容易产生脱节。提前预习,可以让你对待学习的内容有初步了解,再在课上触发回忆,相比于完全依赖课堂上被动接受信息,这样会有更好的效果。
  4. 注重深度:考虑到个体的有限性,我们无法穷尽世间所有的事物,但可以在一个方向专注下来、往深度挖掘。就如登山时的高度和视野的关系:“站得高,望得远”;达到一定的深度,日后有新的领域学习的需要,从零开始迁移也不是难事儿。若总在浅层次反复横跳,容易走马观花、浅尝辄止,反而损耗原本不多的学习精力。
  5. 注重分享:这一点也类似人们常说的 费曼学习法,通过向不懂的人解释一件事物来推动学习。迫使自己去真正弄懂一个东西,可以让你在一个从零到一的视角,为自身的知识结构查漏补缺。

方法:学会如何学习 (Learning How To Learn)

芭芭拉·奥克利 Barbara Oakley 教授关于学习技巧与方法的研究与总结。从脑科学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讨论掌握复杂学科的方法和思维模式。

这一课程从非常贴近生活的视角,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大家介绍了许多很实用的心理学知识,以及衍生出的一些方法技巧,如番茄工作法、组块理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记忆宫殿法等等等等。

大致介绍可以参考此文:学习如何学习 - Limboy's HQ

MOOC 课程

课程笔记(复习巩固用):《Learning How to Learn》课程笔记 - 知乎

进阶:知识网络的构建

当你基本的学习方法足够稳定,可以完成一个又一个 DIKW 模型的转化过程,有足够的能力搭建自身的思维体系,对应的是 知识管理

相关链接

  1. Barbara Oakley 教授的主页
  2. 可能会重塑你的学习方法的 MOOC:Learning How to Learn - 0xFFFF
  3. 学习如何学习 - Limboy's HQ
  4. Barbara Oakley: "Learning How to Learn" | Talks at Google - YouTubeB站搬运
  5. Learning how to learn | Barbara Oakley | TEDxOaklandUniversity - YouTubeB站搬运
  6. 学习如何学习 - 产品沉思录